【宝丰酒业2011年报道】新丰美酒斗十千,咸阳游侠多少年。相逢意气为君饮,系马高楼垂柳边。
这一首《少年行》,血气刚然,气度爽朗,比之于宝丰酒现任董事长王杰土,颇有共通之处——
2006年4月21日,是宝丰酒业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天。这一天,王杰士完成了对宝丰酒业的收购,正式进入宝丰酒业,接过帅印。
在原宝丰酒业出现问题后,向其投送橄榄枝的企业主很多,具备的共性特点为:资本雄厚,雄心勃勃。的得主王杰士与他人略微不同的是,他是本土人。这种与宝酒人水乳交融的不可更迭的血脉,省却了诸多沟通环节。
作为宝丰县的民营企业洁石集团的,王杰士坦言,早期并没有主动出击,但是作为成熟的企业家,他却用很长时间来关注宝丰酒业的去向。“平心而论,我生在宝丰,怎么忍心看到宝丰酒厂陷入困境,其实我也在为宝丰的问题着急,更不想看到宝丰沦落到这样的地步。但毕竟对于白酒我还是外行,开始时候还不敢轻举妄动。”这是王杰士当时的心声。
然而,当看到一个个外来企业纷纷被政府拒之门外,宝丰酒业仍旧处于艰难状态的情况时,“我是宝丰人”的责任感在王杰士心灵深处被轰然引爆,加上平顶山市及宝丰县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,他终决心接手宝丰酒厂。 .
众望所归的是,这一次政府和宝酒人以及宝丰县人民想到一起去了。政府终选择王杰士入主宝酒,取决于两大优势:首先是资金优势表现出来的强大实力。王杰士旗下的洁石集团是宝丰县的民营企业。集团下属焦化公司、建材公司、煤业公司、铁运公司、绿诚食品等企业,年产机焦30万吨、墙地砖1400万平方米、原煤30万吨、冼精煤100万吨、铁路发运量60万吨,在近年来资源产品节节攀高的形势下,具有强大的资金优势。其次是地缘和人脉关系优势。从大多数地方国有企业改制的实践看,地方政府基本上还是倾向于本地企业。原因在于,一方面当地企业了解具体经营情况;另一方面,政府出于对地方优势品牌的热爱和保护,不愿轻易交给外人来经营。洁石集团接手,有平顶山市及宝丰县党委、政府两大力量支持,这一点是其他许多企业所不具备的,显得顺理成章。
就这样,宝丰进行了二次重组,进入酒道的王杰士董事长才正式补习这一课,千头万绪之中,他理出一个重要的脉络结构:宝丰酒不仅在豫酒板块中,在黄淮流域苏鲁豫皖酒水的板块中,都是的清香型白酒企业,这种优势无人可及、无可替代。
王杰士首先从产品战略上进行了重新规划,明确了宝丰酒的未来发展方向:清香为主,浓香为辅。同时提出了三个坚持:坚持不懈,坚定不移,坚决做大清香市场。为表明这一方向与决心,王杰士甚至一度提出要把宝丰浓香型产品全部砍掉。但经过细致的市场调研和认真思考,终还是保留了部分浓香产品,只是并不把浓香作为核心产品来运作,而仅仅是公司产品线的补充。经此调整后,宝丰酒业清香与浓香的产销比例链得以快速提升,从2006年的7∶3一直提高到2007年的8∶2。
时至今日事实证明,这种选择是正确的,在王杰士的带动下,宝丰完成了一个漂亮的转身,焕发出勃勃生机:2007年销售收入实现年计划的100.18%,同比增长107.8%;其中根据地市场平顶山以优势成为当地品牌,业绩同比增长了86%。非物质文化遗产、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认证、中华、河南十大公商务接待用酒等荣誉接踵而来……
“王杰士拯救了宝丰酒厂。”—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职工告诉记者。
也有人说,王杰士用他的远见卓识征服了白酒,拯救了宝丰;
还有人说,王杰士是宝丰酒厂的救星、福星。
这位颇具酒量的董事长则说:“我是地道的宝丰人,是喝宝丰酒长大的,能够帮助宝丰酒发展壮大,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。”
一个本不懂酒的外行,如何用一年多的时间,带领宝丰驶入发展的“快速通道”。